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09

忆往昔,思未来

文:陈友信

最近为了要竞选华总会长,除了有机会和各州华堂领袖沟通交流,也乘机整理自己的思维, 并回顾这廿多年参与华团的心路历程。


记得当年逗留英国7年多,经过海外留学及在异乡就业生涯后,始终觉得月亮是家乡的较圆。返马觅得工作后,就思索要如何参与社会工作。我即可选择英文源流的社会团体服务,也可参与华团组织。最后决定加入华团,正在于相信华团对华社兴革的重要性;更坚信华人在我国的明天取决于国民团结的成败;若能正确应用华团的资源促进国民团结,将会令建国工作事半功倍。

回首来时路,重阅了自己在1986年首次在华社的公开讲稿,那是在一场“为华社开拓新境界”的讲座会上发表的。当年初出茅庐,毫无社团社会经验,单凭年青人的勇气公开宣称“基本人权的捍卫,民主法治的精神都能被各族民众认同,都可成为国民团结的基石”。

一恍廿年有余,虽然觉得当年的见解过于简化,但其原则我今日依旧坚持。近日因赵明福的不幸遭遇,反贪委会的妄法滥权,不也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公愤!

在华团工作多年,我绐终认为华团工作即要扎根于华社,也应跨越族群的蕃篱。在今天世界急速变动,国家转型的关键时刻,华团更需致力于结合友族争取一个各族平等的公平社会。

华团传统上以华文作为唯一的活动媒介语,许多不谙华文的华裔,既使有志于服务华团贡献华社,也不得其门而入。这些从小不谙华文的华人,虽因现实原因或父母的选择而没有掌握母语,无法直接接受中华文化的薫陶,但不少在家庭文化及成长过程的潜移默化确也吸纳不少华族文化基因,再加上目前的大势所趋,不少这类华人也依然关心华族命运及国家未来,愿为华社国家效力。华团不应低估这群人的影响力及潜能。


近来我在协助推动《马来西亚廿年行动方略》过程中,就亲身体会到和不谙华文的华裔及友族专家学者的互动中,彼此颇有收益,扩大视野、增进了解。负责策划此规模不小的研究计划的林德宜博士,本身就是一个纯受英文教育者。目前参与此研究的46位专家学者中,就有16位非华族人士及10位不谙华文的华裔学者。这群为数不少的不谙华文的社会精英肯积极参与华团所发起的工作,确也是华团的头一遭。为了能更准确反映华社的意愿,华总也邀请另外100多位主要华团的代表及其他个别社会工作者,耗时数月召开不少于50次会议,从学者的学术研究中撷取精华及数据,归纳成了执行性较强的的行动方略,以免它沦为一纸公文。

我国目前正置于塑造新未来的关键时刻。在这新时代的新格局,华团有必要协助建立更广阔的理性公共空间,促进多元开放的社会文化,创造更多机会让各族人民开展各层次的交流互动。我们应积极地化被动为主动,为我们的下一代催生一个公平进步的社会,培养下一代的正确公民意识;即要享受公民权益,更要负起公民的义务,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马公民。

27/7/2009 刊于南洋商报《言论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