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8, 2010

话义山、谈死亡

陈友信

2010年1月10日,出席了吉隆坡广东义山新广义塔落成开幕典礼。思想起,隆雪华堂每年必办的“千人义山行”。每年的义山行参与者不下5~6千人,除了参与人数之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参与者来自各大民族,让这项被视为吉隆坡区年度人气最高的社区活动的义山行,更具意义、更富特色!将传统阴森森的义山点缀成华族历史的见证及新旅游景点,千人义山行成功将各族年轻人与传统华族风俗拉近,成功将捍卫义山的责任提升至美化义山并掀开义山现代化的序幕。这是广东义山新领导人的骄傲,也是隆雪区参与此运动的华团领导人的功劳,更是我国义山现代化的典范。

大马华人义山历史渊源~

从历史文字上的记载,从先人遗留下来的坟冢墓碑,大马华人义山在16世纪前经已存在。如:马六甲三宝山青云亭亭主郑芳杨甲必丹坟墓、登嘉楼发掘的,雕字工整的清朝乾隆8年的朱栖梧墓碑、1828年前已存在的槟城广东暨汀州公冢、19世纪在大山脚皇家山发现的宗姓总坟等等。从义山上的碑铭、墓志铭、墓表让我们读出先辈们,为追寻梦想,别了故乡,越过千山万水,历经大风大浪,漂泊几许日子,踏上了南洋-马来半岛这片土地,从此在这里扎根、开支散叶,奋斗,最后在这里落叶归根。。。而义山,就是当时飘洋过海先辈们安息安葬之地,也是他们奋斗一生,辛勤一辈的见证所在。

华人义山凄风苦雨

走过几个世纪的华人传统义山,似乎已步入“风烛残年”。曾经是先辈百年归老的归宿,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渐渐没落褪色,华团传统管理义山的手法没与时俱进,呈现眼前的是杂草丛生的沧桑景色、乱坟岗斑驳的萧索容颜。在现代私营化墓园山庄的挑战下,传统义山何去何从?是要等待淘汰,完成历史的角色,还是奋起直追,让广大华裔子民有个价宜的安葬之所?我们世世代代的共同记忆,我们历史的遗存,怎能默默凭吊它的颓萎、感叹它的凋谢呢?

华团义山掀新页

生命,无论是刹那间殒殁,或是走到百年之后的终点,家眷亲属都希望亡魂得以长眠安息在理想的墓园;尤其是华族,基于命理风水的笃信,生怕对后代子孙的负面影响,对阴宅的要求更是求善、求美、求理想。于是,坟冢墓地产,更是近代一个崛起的新类热门行业。诸如富贵山庄、孝恩园、仙境山庄等开启了我国墓园葬仪新纪元。我们接受私营墓园兴起有其客观需求,付得起的民众当然也应有选择专业葬仪服务的权利。

从经济方面来看,从文化层面来说,华团的义山都有必要存在,让经济拮据者能负担,有所选择,不会为办丧亡后事而负一身债,让丧府成员安心治丧,而亡者亦能安心上路,并走得有尊严。

义山新使命新风貌

华团义山若要能在墓园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急起直追,除了向私人墓园取经,把向来予人阴沉沉、阴森森的义山换装,美化、现代化墓园的景观,把墓园管理专业化之外,华团义山团体,应与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协助华社推动符合时代气息,切合时代要求的生死价值观。例如:(一)提倡火化葬礼,以减轻土地需求的负担;(二)推广生死学,终极关怀的教育,减少华人传统上对死亡的避忌和恐惧;(三)为百病缠身和失智失能老人及临终病人提供关怀服务;(四)建立民俗文物馆,把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先人的文化遗产保存起来,让乡音乡土乡情与历史片段传承延续不息。

全新出发的华团义山不仅是安放遗骸,不只是往生者的安息长眠之所,美奂美仑的义山,虽以不一样的容颜呈现,却坚守着一样的初衷,义山的新风貌,义山的新风情,可成为华人文化的新坐标之一,并把义山规划为传统文化旅游景点,让旅者走一趟义山,看着气宇巍峨的义山,在肃穆庄严中不失心旷神怡,让旅者在古色古风古香中,聆听义山细数着华裔在本土源远流长的辛劳岁月,更让下一代了解祖先的奋斗一生及在我国建国建设过程的点滴贡献。

“我死了的时候,亲爱的,别为我唱悲伤的歌;
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也无须浓荫的柏树;
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淋着雨也沾着露珠;
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我再不见地面的清荫,觉不到雨露的甜蜜;
再听不见夜莺的歌喉,在黑夜里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
我也许,我也许忘记。”

徐志摩的诗篇“歌”在心中缓缓荡漾。。。